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廿字真言講解

一、概論
1.廿字:廿字就是下列二十個字
忠、恕、廉、明、德
正、義、信、忍、公
博、孝、仁、慈、覺
節、儉、真、禮、和

2.真言:
真言是可以參悟的「真理語言」,是一種與宇宙玄音和合的「咒語」,也是一種「口訣」。
真言在諸多教派的信仰中雖然有不同的名稱,其字句及其親和之對象雖不相同,而其親和之意義則為一致。
意即:真言乃宇宙中秘密音量之法力,並藉之與無形界溝通聯繫,以消除災愆及培功立德,而為成就道果的重要法門。

3.廿字真言的由來:
廿字真言係天帝教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主蕭昌明大宗師與雲龍至聖二位上聖高真,以近世五倫不正、綱紀廢弛、人慾橫流、邪說蜂起、人心頹喪之故,遂發宏願、力挽狂瀾於既倒,集儒、釋、道、耶、回五教精蘊,及中華文化道德所創而成。沒有絲毫迷信成分,亦無教派門戶之別,人人可信、人人可行。
初以「忠、孝、仁、慈、德」、「廉、忍、公、覺、讓」教化社會,開啟群迷;復於湖南苦修十年,潛沈救世救心法門,輔以五教忠恕、慈悲、無為、博愛、清真之道,匯集成廿字,於民國十九年公元一九三0年正式對外發表作為渡世寶筏。


二、廿字真言的意義
1.五教精蘊、天地正氣:
    廿字真言實乃五大宗教之精華,不僅是為人處世之道,亦是修持的基準,而二十個字每一個字所代表的精純氣質更與天地之浩然正氣相融合。
2.宇宙總咒:
    由前所述之因緣看來、廿字真言實為本地球歷劫所淬煉出之修持精華,其他有智慧之星球上,其人際間為人處事之道理亦不會跳脫這個範圍,因此當蕭昌明大宗師及雲龍至聖二位上聖高真呈獻人間之彙總成果時,亦同時得到上帝召示,頒佈廿字真言為宇宙總咒,並通行三界十方,一體遵行。
3.宗教大同、無畛域界限、人人皆可持誦:
   不論有無信仰、不分任何教派,只要誠心善念者,皆可持誦,同時、配合各項修持功課,其功效更是明顯。

三、廿字仙佛

1.廿字真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只是二十個教人修心養性、作人處世的「字」,事實上、每一個字都代表一種氣質、一股能量,同時與無形界的仙佛互相對應。

2.歷史上不論中外,大凡在世為人時,能秉持一股正氣作人處世,甚至犧牲性命亦堅定不移者,這樣的人死後必定成神,擁有在無形界較高的果位、較寬廣的活動自由度與較大的權柄。

3.根據無形所傳示的訊息,擔任廿字主宰之仙佛有如:唐堯、武聖帝君、岳武穆、耶穌、哥倫布、虞舜、蒼頡、波羅門佛、地藏王佛、孟軻、雲中子、唐高宗、觀世音菩薩、華盛頓、華陀、雲層副經理、張良、蒙恬、扁鵲、藥師佛、狄仁傑、柳下惠、朱熹、周公、阿彌陀佛等。及李玉階、王震、王曉籟、佘子誠、樂一鴻、茅祖權、唐懷群、孟蘭吟、劉望之、查世翰、過純華、陳恢泰、王笛卿、李希白、張頌周、閔仲謙、舒石父、雲龍至聖、彌勒古佛......等仙佛或上聖高真擔任過。

四、廿字真言的十大功效
  誦持廿字真言可有下列十大功效:
1.可接引宇宙正氣,救人積德。
2.可化戾氣為祥和,家庭溫馨。
3.可除疾治病,延年益壽。
4.可抵消業障,災禍遠離。
5.可超拔祖先,陰超陽薦。
6.可逢凶化吉,隨遇善緣。
7.可啟發智慧,開啟良知。
8.可使原靈合體,改造命運。
9.可以成道,形神俱妙。
10.可以天人合一,成仙成佛。

五、廿字真言的使用
1.靜心靜坐定心法門及護持:
靜坐乃是同時鍛煉靈體與肉體的一種功夫,因此學習靜坐必會面臨靈體的問題,故於靜坐時除需安頓身心外,更必需有護法,廿字真言就是護法,可以避免靜坐時受到外界不良訊息或力量對心性及靈體的干擾。
2.其他:
廿字真言尚有下列各種使用的情形,將於日後適當課程或時機再予以說明: 
(1)廿字真言省懺
(2)廿字真言禮拜法
(3)廿字甘露水
(4)廿字煉心步
(5)廿字真經
(6)廿字氣功
六、廿字真言持誦法
1.不拘場地、時間,或遇緊急時、雙手捫心即可虔誦。

2.或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隨時默誦,化於平常之中。


3.惟於廁所、廚房、夫婦房等處,一般不作持誦,以為禮敬。 

七、廿字淺釋
  • 忠:中心為忠,良心放在中間,正大光明做人做事,竭盡心力,腳踏實地,正直無私,忠於良心,忠於天地,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事事物物。
  • 恕:存心忠厚,將心比心,兼恕萬物,以寬宥、原諒之心待人。
  • 廉:凡事要先守四知之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細心省察,不拿不應得的財物,以節儉為本。
  • 明:做人要通達事理,袪除物慾,看破酒、色、財、氣,培養正氣,自然心地光明。
  • 德: 現代國民須有善良品性、正直行為、捨己心腸。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修德以配天地,精神可以不死。
  • 正: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不起纖微之私意,不起絲豪之曲心,口無邪言,目無邪視,耳無邪聽,足無邪行,正氣充足,邪魔自然遠避。
  • 義:凡事認為公正合理,自當有所應為,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生死不辭。
  • 信:言行相符,始終不變,誠實不欺,一諾千金。
  • 忍:吾人不如意時,心常如刀割,小不忍而結怨於一時,大則貽禍終身。如能平心靜氣,受人之所難受,不生憤恨之心,不起榮辱之念,只有度量寬宏,忍人之所不能忍,忿戾之氣自然化為烏有。可知天下之事皆成於忍,而失敗於不能忍。
  • 公:無分人我,不存私念,剛正不偏,天下為公。
  • 博:推廣聖人之道,仁愛之心,教化世人,普濟眾生,即是孟子善推所為之意。
  • 孝:夫父母即天地也,惟一『孝』字,足以感動天地鬼神。古人以『孝』為百善之先,今人不知孝道,其病根在於不知父母之恩;即有所知,又為名利權勢所蒙蔽。應知父母日漸衰老,倘不及時奉養,後悔莫及。羔羊有跪乳之仁,烏鴉有反口甫之義,禽獸尚知報本,而人不知孝順奉養之道,豈非不如禽獸。
  • 仁:仁為上天好生之德,生生不息之道,萬物之發育,皆本乎『仁』。倘水果之核無仁,則生機絕滅。願天下之人,不存私心,推愛己之心以愛人又推愛人之心而愛物,就是抱答天恩。
  • 慈:本著仁愛的心腸,救人苦難,以和顏悅色的態度待人。
  • 覺:凡能辨別是非善惡,擇其是者、善者從之,其非者、惡者去之、遠之,就是覺的功用。凡能清心寡慾,養性修真,對吉凶禍福常有預感,是心誠而產生開悟之效果。
  • 節:人在窮途末路、艱苦困難之境,能有所不為;居亂世,能生死不改其守者,如古之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皆節之一字堅其志也,而有不屈不撓之氣概,此為天地正氣之所鍾。又『節』一字,另有限制使用不過之意。
  • 儉:生活樸素節制,知足守分,惜福惜德。
  • 真:待人不虛不假,律己去濁留清,修身養性,一真一切真,自然還我本來。
  • 禮:定尊卑,序少長,別男女,明貴賤,立身處世,恭謹誠敬,循規蹈矩。
  • 和:宇宙天理之真象,在於一『和』字。大而言之,天體太陽系各星球之運行,不得其和,即有混沌;物質與自然不得其和,即無生機。小而言之,人生靈魂與肉體不得其和,即有死亡;人類心理感應不得其和,即生仇恨;人與人不和,即爭鬥興訟;社會秩序不得其和,即有變亂;國與國不得其和,即生戰爭,世界不得和平;科學與哲學不得其和,則真理難以追求。是故天地之基,立國之本,做人之道,在於中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